18 歲對台灣人而言是一個特別的年紀,除了是法定年齡上認可「成熟」的門檻,同時也是許多人離鄉背井、踏上旅途的一年。以此概念做發想,2018 南方影展將以「在路上,走著自己的路」的精神,呈現今年度優秀的華語電影作品。南方影展在完成2016 年「打破同溫層」的階段性任務後,曾一度面臨熄燈的挫敗;然而到2017 年,南方卻奇蹟地再度躍起,展現其不敗的生命力。傳承了這些年來的風雨,2018 南方影展將踏出穩固的步履,以「在路上」的每個當下,持續構築全球華語電影的影像美學語彙。
對外, 南方影展總自稱我們是一個獨立影展。何為獨立? 何以獨立? 其實「獨立」意味的多少是一種夾縫中的生存狀態;一種在政經隙縫中的「獨善其身」。與大部分台灣藝文團體或活動的續存一樣,我們都是在政府補助及企業外援的前提下運作,去試圖闡釋、發揚某種社會尚未廣傳的意識或價值。有時浪漫的自我定位,都會說這是為這世界找到有別於現狀的視野或視角,因為我們沒有固定依附的意識形態使我們相對的自由、多元。事實上,蛻除這些為解釋而解釋的解釋,南方影展就是一個為了影癡而經營的平台。我們為影癡因我們乃影癡。癡狂的電影迷戀是不甘的想以「電影」出口;想為「電影」出口,或許是探尋或定義一種「看電影」在台灣社會的正當性吧。在現實與影框營造的夾縫間,於黑盒子穴居觀察世界的我們「獨善其身」著。
當決定了這種生命狀態後,我們就開始在此經歷著各種人們的生命狀態,一部部電影所傳遞的生命精華,使影框成了一種旅行工具,促成一趟又一趟的旅途。不停歇的放映,我們始終相信「電影的旅途」沒有結束的一天,因為這個被選擇的旅途,總因參與旅途的人的不同而得到新的意義。看電影式的旅行無法被問你要去哪? 只能永遠「在路上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