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頭

江偉華

臺灣〡2018〡紀錄〡124min〡彩色〡中文、臺語發音〡中英字幕
2018 台北電影節 最佳紀錄片入圍

2009年1月,勝涵與夥伴們在寒夜中離開待了兩個月的自由廣場。那是一場始於對成年人怒吼,終於對成年人道歉,什麼訴求都沒達成的社會運動。五年後,318的第六個夜晚,他與數千名群眾翻進行政院,試圖升高對抗強度。等待他們的是警棍、盾牌、與鎮暴水車。接下來的12小時,或者更久,他又一次被捲入那深黯漫長,叫做運動傷害的漩渦。

導演

江偉華

江偉華,1976 年生於板橋市,受教育於東海大學美術系、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。紀錄作品多聚焦學生、青年世代相關文化與議題,以冷靜而質樸的影像語言面向當代社會,珍視成長中的各種細瑣與生命價值。

運動後,議題不會塵埃落定。參與式的觀點,為台灣黎明前的漆黑做了最詳盡的註腳。

映後座談

江偉華:
拍攝紀錄片的想法,是把想述說的內容交回給影像,少用文字詮釋。
上一部紀錄片「廣場」,透過所拍攝在2008年野草莓運動而認識片中的人物,這些人的故事與各自狀態,是導演最感興趣的部分,透過彼此之間的良好關係,經過時間的看待,凸顯社會運動民主價值的可貴。
透過每一次會議的討論過程,判斷所要拍攝的內容,由於導演已提早得知行程,也就更清楚拍攝的方向。
因為必須一個人穿梭在會議間跑動,在有限的篇幅得到畫面,透過運動過程的不尋常現象,而詮釋這些人的狀態,「過程」是導演認為最重要的部分;片中前後出現的剃頭髮畫面,是一種成為大人儀式的隱喻。
在我拿起攝影機時,以冷淡卻又貼近的態度,像朋友關係般的拍攝這些人,謝謝他們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塊交給了我。而我真正在意的,是運動圈子裡的這些人,焦慮、不信任的這些部份,讓這些運動者或喜歡這些題材的人繼續了解。
運動結束後就沒有繼續拍攝,是因為自己有了運動傷害,還是有保持聯繫,只是拍攝完後就結束在當下狀態了。確實有一些沮喪感,透過老師的建議,這部片子先讓它繼續擺個幾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