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 盧盈良 臺灣〡2017〡紀錄〡70min〡彩色、黑白〡中文發音〡中英字幕2018 金穗獎 最佳紀錄片獎2018 台北電影節 最佳紀錄片 入圍2018 華語紀錄片節 長片組 入圍 首頁 / 影展片單 / 競賽單元 人權關懷獎 入圍作品 1996年五月,一位異性戀女牧師不顧社會的譴責與撻伐,創立了台灣第一間同志教會,讓長久以來,不見容於教會之中的同志基督徒,有了安身立命之處。今日,傳統基督教派因台灣同志婚姻平權法案的推動,而有著更激烈外顯的反同聲浪,讓同志基督徒依舊在信仰的衝突中掙扎;但他們仍是持續發聲與實際行動,期盼有一天能讓愛化消對立與誤解。 導演 盧盈良 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,曾任廣告公司導演,目前為自由紀錄片工作者,影像創作多以社會脈動與弱勢族群的生命相關,近年專心投入探討信仰及性別議題的領域之中。 推薦短文 這是部華人世界中少見同時探討性別與信仰議題的紀錄影片,在這群同志基督徒及認同該族群的牧師身上,堅信守護自身信仰的過程雖艱難辛酸,卻也見證了人權價值與愛的真諦。 映後座談 周怡珍製片:很多場放映中,曾經有一位問我說你們怎麼把我們的牧師拍得這麼醜陋?我只能說,這是一部紀錄片,如果這個影像讓你感到醜陋你應該思考…信仰,對我而言信仰是很個人的事情,是用來約束我自己的、承載我自己的,不是別人說了什麼就會改變的。做為基督徒,需要去反省的是,愛是什麼?愛很虛無飄渺,卻絕不是把人推向虛無的,而是讓人有勇氣。愛是看到我們不一樣,卻知道該怎麼去認識對方。在愛的包圍裡面,那個人就會正常。我拍這部片時是正被趕出家門的,拍完片時是可以回家的。當你走在一條路上久了,他們會想去了解這個活生生的人是不是你聽聞的。原本應該是一件充滿愛的事,卻要被斤斤計較,像連我結個婚都會造成別人的不幸。婚姻對我來說很不容易,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,沒有祝福,這是很難去維持的。